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软件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08-25 17:01:29
一、什么是协同管理?
协同的概念始于上世纪80年代,如以 Novell Netware为代表的工作组类软件、微软件的Exchange、IBM的Lotus/notes,到后来的电子邮件、OA、CRM、SCM、ERP等,这些软件都有协同的概念在里面。近年来,CRM、ERP等软件受到企业用户的欢迎,是因为人们正沿着IT产品、技术从独享、孤立走向开放与融合的轨迹不断地前进。
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日趋复杂,而这些资源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对这些资源的管理,创造无障碍、无边界的环境,从而让这些资源能够协调起来,发挥最大的价值,为企业的共同目标服务。而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管理和运营水平的同时,又难以避免地产生了“信息孤岛”、“应用孤岛”和“资源孤岛”三大难题。这三大孤岛的产生,一方面是企业引入的各种应用系统之间缺乏有效的关联,另一方面是传统软件大多专注于对单个或局部资源的管理,而缺乏有效的平台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充分整合。
而与传统软件不同,协同应用的重点在于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和畅通无阻的管理“通道”,相对应地,在协同平台中便体现为 “信息网状”、“业务关联”和“随需而应”的三大思想。
“信息网状思想”在于建立一个立体的、多维的信息获取、共享和使用的环境,无论信息的来源、结构是什么,都可以得到统一的管理;同时协同平台为这些信息节点之间提供了立体化的“网状”关联通道,从任何一个信息节点都可以到达任意的相关信息节点,极大地方便企业获取完整的、真实的信息。
“业务关联思想”则是提供对各个业务环节进行整合的方案,使得协同平台可以面向整个业务过程来进行管理。表面上看在协同平台中还是采用某个模块或某个功能完成某个业务环节的要求,但随着这个应用可以自动启动其他的关联应用,并完成相关数据的更新,使得企业无需在不同应用平台之间切换便可以完成对业务链的管理。
“随需而应思想”是将企业的“人”、“财”、“物”、“信息”和“流程”进行充分的整合。在协同平台中,这些资源可以实现各种关联,当企业由于某个目的触发一个应用的时候,相关的资源可以随之被调动并被自动加入统一管理和协同工作的环境中,从而进行紧密的协调和运作。
二、协同管理与OA的区别
我们谈到协同商务时不得不联系到OA,那么协同商务到底是不是OA呢?笔者的看法是:
1. 协同商务的主体就是建立在OA上的,因为它本身具有目前世面上OA的很多功能,比如工作流、会议管理、工作安排、电子邮件等等。
2. 协同商务是知识型ERP,因为它具有企业ERP中的财务管理、流程管理、资产管理等。
3. 协同商务是第三代OA,因为它在功能上面,远远超过了市场上的OA产品,它更注重对整个企业资源的管理。
现在的OA解决了企业信息化中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将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转变为电子化的工作方式。
协同商务解决了现在OA的先天不足,让产品和企业员工的业务相结合。把员工自己的工作和业务处理放在一个平台上,通过报表处理功能,管理层根据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及时提取业务统计数据。这些数据信息都是来源于员工在日常工作时录入系统。